成都对外科协水利电力行业分会陪同在川知名电力高校校友代表走访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对外科协水利电力行业分会秘书长李守亮近日陪同在川知名电力高校校友代表赴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737)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园区考察+展厅观摩+座谈研讨”全流程设计,系统展示了这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在环保催化、储能技术、氢能开发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深度参访:从智能制造到技术转化

    活动伊始,校友团在安泰园区集合,依次完成三大核心环节:

1. 安泰园区考察:参观高度自动化的催化剂产线,观摩7条智能化生产线协同作业场景,了解尾气净化催化剂从原材料处理到封装的全流程;

图片

2. 总部展厅探秘:在中自科技总部研发楼,通过产品实物与数字沙盘,系统了解公司三大技术矩阵——天然气车催化剂(市占率超30%)、钠离子储能系统(能量密度130Wh/kg)、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国产化成果;

图片

3. 产学研对话:在5408会议室座谈期间,中自科技董事长陈启章重点介绍校企合作模式,透露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加速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

图片


图片

技术亮点:双碳战略下的创新实践

    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自科技展示了多项突破性技术:

· 尾气净化:柴油车SCR催化剂通过欧VI认证,年处理尾气量相当于种植1.2亿棵树木的减排效果;

图片

· 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机柜实现IP54防护等级,配备液冷与消防系统,已在欧盟完成多场景部署;

图片

· 氢能布局:自主研发的铂碳催化剂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40%,推动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

图片

   座谈会上,李守亮秘书长特别关注中自科技参与北京冬奥会火炬研发的催化技术,称赞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重大工程支撑力”。活动最后,双方就储能系统优化、氢能场景应用等达成合作意向,为电力高校与新能源企业协同创新开辟新路径。

图片

  此次参访凸显中自科技“技术+场景”的创新模式——其“储能+”多能互补方案已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2024年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10%。随着2025年青城山新能源大会筹备启动,这家成都本土科技企业正加速向全球能源变革贡献中国方案。